儿童敷贴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7-05-02 18:24:54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三伏天,家长带孩子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贴敷的真不少。大家奔着这家医院来,是因为这里的小儿贴敷膏贴是经过北京市药监局批准,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推荐的,并纳入了医保范围,大家信得过。
不是所有儿童都需贴敷
该院儿科主任吴力群介绍,小儿的生理特点是“稚阳未充”“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机体的脏腑形态还未完全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健全,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小儿“肺常不足”的特点,导致孩子比成人更容易感受外邪,表现为反复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慎,易出现呕吐、腹泻、厌食等症状。
三伏贴敷就是顺时就势,摄取阳气,以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因此,对于小儿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等疾病都适合采用三伏贴敷。
由于儿童和成人的体质不同,在选穴、药量、贴敷时间等方面也有不同。年龄在1岁以上的儿童,贴敷6个穴位,如双侧喘、肺俞、膏肓等。
儿童贴敷要辨体质
通常,中医把正常、健康的儿童的体质称为均衡质,而易患疾病的患儿称为不均衡质。不均衡质的孩子又有肺脾气虚、脾肾不足、脾虚肝亢、肺肾阴虚、胃肠积热、痰湿等体质的不同,在患病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倾向性。
吴力群说,肺脾气虚的孩子,易患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鼻炎,病后咳嗽或流涕不止,平素食欲不振或多食易吐,多汗,大便或干或不成形。脾肾不足的孩子易出现哮喘、咳嗽。脾虚肝亢的孩子表现为脾气大,易烦躁哭闹,睡眠不安等。肺肾阴虚的孩子表现为久咳,动则喘甚,有的孩子表现为尿频或尿床,睡中汗多,手足心热或气短,比较瘦小。胃肠积热的孩子易患咽炎、扁桃体炎,平素大便干结,口臭明显,食欲比较旺盛。而痰湿体质明显的孩子,就会表现为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形体偏胖。
在贴敷前后,中医大夫要对孩子的体质进行辨别,针对不同体质进行辨体贴敷。如肺气虚弱体质选用肺虚穴、膏肓穴;脾虚痰湿体质加用脾虚穴;肾气亏虚体质加用肾虚穴。此外,属胃肠积热、脾虚肝亢体质,在贴敷前后加用相应中药,如清热消积或健脾平肝中药煎剂、免煎剂,或加用辨体捏脊推拿治疗等进行调理,可明显增强疗效。
儿童贴敷应注意连续性
小儿贴敷不是说贴一次就能够马上见效,一定要有时间和次数的保证。3年是一个疗程,可收到益肺健脾的功效。一般在相关穴位贴敷2~3小时,连贴3年效果最好。
吴力群说,有的孩子刚贴完一次效果很好,第二年就没继续贴。到了第三年,孩子感冒又反复发作。尤其是对于哮喘的孩子,最好连续贴敷6年。
贴敷不但可以治疗儿童疾病,同时可以防止复发、减少疾病发作的次数。
她指出,疗效主要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敷穴位、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以及皮肤反应均有关。药物在孩子身上保留的时间因人而异,不是统一的。小孩贴的时间要比成人要短一些,越小的孩子保留时间越少一些,天气越热、越潮湿的时候,时间相应缩短一些,明显感觉灼热、疼痛、瘙痒者应及时揭除。
除此之外,儿童贴敷时还要减少运动,避免药物流失;避免食用生冷、海鲜、辛辣可能减弱药效以及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注意不要手抓,以免把药物抓下来或者把皮肤抓破。
贴敷跟汤药比有何优势
“三伏贴敷是中医冬病夏治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外治疗法。我们都知道孩子普遍服药困难,而贴敷疗法小儿容易接受,对于某些疾病可以达到甚至超越中药内服的效果。”吴力群说,尽管有的孩子吃中药时间比较长,能够认可一些,但毕竟不像成年人。而贴敷不痛不痒,依从性比较好,贴几个小时之后就揭掉。
“孩子贴完之后,不怎么生病了。这几年连续来贴,效果不错。”小青的妈妈说。
“我们夏天贴完,冬天还来贴,孩子不吃药,不打针,这个疗法容易接受。”小茜的奶奶接着说。
吴力群体会,穴位贴敷方法简便,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易被小儿接受。不但对于哮喘、咳嗽、咽炎疗效较好,对于防止小儿呼吸道疾病反复发作也有明显疗效。
儿童成“冬病夏治”主力军
日前,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冬病夏治开诊,与往年相比,今年来医院诊疗的人群中,儿童比例大大增长。
早上8点一开诊,医院门诊的小儿贴敷诊室就排起了队,到上午10点一共来了67个孩子做贴敷,比成人贴敷门诊的接诊量,足足多了一倍,其中7成左右是因为患有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专家介绍,目前,呼吸系统疾病已上升为儿童中的高发病,按照中医理论,这类疾病都属“寒证”,最适合用“冬病夏治”调理,因此儿童比例逐年上升。不过专家提醒,6个月以下婴幼儿,不适合做中药贴敷;此外,贴敷后5小时内不能洗澡,贴敷当天身体也不能太受凉。
不是所有儿童都需贴敷
该院儿科主任吴力群介绍,小儿的生理特点是“稚阳未充”“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机体的脏腑形态还未完全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健全,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小儿“肺常不足”的特点,导致孩子比成人更容易感受外邪,表现为反复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慎,易出现呕吐、腹泻、厌食等症状。
三伏贴敷就是顺时就势,摄取阳气,以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因此,对于小儿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等疾病都适合采用三伏贴敷。
由于儿童和成人的体质不同,在选穴、药量、贴敷时间等方面也有不同。年龄在1岁以上的儿童,贴敷6个穴位,如双侧喘、肺俞、膏肓等。
儿童贴敷要辨体质
通常,中医把正常、健康的儿童的体质称为均衡质,而易患疾病的患儿称为不均衡质。不均衡质的孩子又有肺脾气虚、脾肾不足、脾虚肝亢、肺肾阴虚、胃肠积热、痰湿等体质的不同,在患病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倾向性。
吴力群说,肺脾气虚的孩子,易患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鼻炎,病后咳嗽或流涕不止,平素食欲不振或多食易吐,多汗,大便或干或不成形。脾肾不足的孩子易出现哮喘、咳嗽。脾虚肝亢的孩子表现为脾气大,易烦躁哭闹,睡眠不安等。肺肾阴虚的孩子表现为久咳,动则喘甚,有的孩子表现为尿频或尿床,睡中汗多,手足心热或气短,比较瘦小。胃肠积热的孩子易患咽炎、扁桃体炎,平素大便干结,口臭明显,食欲比较旺盛。而痰湿体质明显的孩子,就会表现为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形体偏胖。
在贴敷前后,中医大夫要对孩子的体质进行辨别,针对不同体质进行辨体贴敷。如肺气虚弱体质选用肺虚穴、膏肓穴;脾虚痰湿体质加用脾虚穴;肾气亏虚体质加用肾虚穴。此外,属胃肠积热、脾虚肝亢体质,在贴敷前后加用相应中药,如清热消积或健脾平肝中药煎剂、免煎剂,或加用辨体捏脊推拿治疗等进行调理,可明显增强疗效。
儿童贴敷应注意连续性
小儿贴敷不是说贴一次就能够马上见效,一定要有时间和次数的保证。3年是一个疗程,可收到益肺健脾的功效。一般在相关穴位贴敷2~3小时,连贴3年效果最好。
吴力群说,有的孩子刚贴完一次效果很好,第二年就没继续贴。到了第三年,孩子感冒又反复发作。尤其是对于哮喘的孩子,最好连续贴敷6年。
贴敷不但可以治疗儿童疾病,同时可以防止复发、减少疾病发作的次数。
她指出,疗效主要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敷穴位、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以及皮肤反应均有关。药物在孩子身上保留的时间因人而异,不是统一的。小孩贴的时间要比成人要短一些,越小的孩子保留时间越少一些,天气越热、越潮湿的时候,时间相应缩短一些,明显感觉灼热、疼痛、瘙痒者应及时揭除。
除此之外,儿童贴敷时还要减少运动,避免药物流失;避免食用生冷、海鲜、辛辣可能减弱药效以及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注意不要手抓,以免把药物抓下来或者把皮肤抓破。
贴敷跟汤药比有何优势
“三伏贴敷是中医冬病夏治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外治疗法。我们都知道孩子普遍服药困难,而贴敷疗法小儿容易接受,对于某些疾病可以达到甚至超越中药内服的效果。”吴力群说,尽管有的孩子吃中药时间比较长,能够认可一些,但毕竟不像成年人。而贴敷不痛不痒,依从性比较好,贴几个小时之后就揭掉。
“孩子贴完之后,不怎么生病了。这几年连续来贴,效果不错。”小青的妈妈说。
“我们夏天贴完,冬天还来贴,孩子不吃药,不打针,这个疗法容易接受。”小茜的奶奶接着说。
吴力群体会,穴位贴敷方法简便,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易被小儿接受。不但对于哮喘、咳嗽、咽炎疗效较好,对于防止小儿呼吸道疾病反复发作也有明显疗效。
儿童成“冬病夏治”主力军
日前,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冬病夏治开诊,与往年相比,今年来医院诊疗的人群中,儿童比例大大增长。
早上8点一开诊,医院门诊的小儿贴敷诊室就排起了队,到上午10点一共来了67个孩子做贴敷,比成人贴敷门诊的接诊量,足足多了一倍,其中7成左右是因为患有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专家介绍,目前,呼吸系统疾病已上升为儿童中的高发病,按照中医理论,这类疾病都属“寒证”,最适合用“冬病夏治”调理,因此儿童比例逐年上升。不过专家提醒,6个月以下婴幼儿,不适合做中药贴敷;此外,贴敷后5小时内不能洗澡,贴敷当天身体也不能太受凉。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