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健康促进的任务
2017-04-26 15:03:56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北京张博士医考中心张银合博士携全体优秀老师助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学校健康促进的任务:
1.提高对健康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教育和倡导,使儿童青少年掌握较系统的卫生科学知识。树立敬畏生命、珍惜生灵、热爱生活、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信念和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并为其离校后一生中选择健康的生活实践打下基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卫生知识和保健服务的兴趣,抵制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指导学生掌握各项自我保健技能,如合理选择膳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防范意外伤害等,自幼培养健康的技能、观念和意识,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2.降低常见病患病率,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在校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疾病有:近视、沙眼、龋齿、脊柱弯曲异常、鼻炎、蛔虫感染、神经衰弱、运动损伤、贫血、肝炎、结核病等。上述疾病和缺陷,大多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联,只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使学生掌握预防知识,结合学校定期体检和矫治,患病率是可以下降的。据卫生部、国家教委1997年底考评抽查验收统计,由于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组织措施和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城乡学生蛔虫感染率由1992年的14.94%、26.60%,分别下降到6.46%和12.03%,其它如沙眼、贫血、营养不良、龋齿等在城乡学生中均有大幅度的下降。
在防治学生常见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导致疾病易发的各项行为危险因素。如长期严重的挑食可能导致贫血,不良的读写习惯促使近视的发生等等。
降低儿童青少年常见病的患病率,以及致力于改善学校的膳食服务和体育教育,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调动一切能增强生长发育的有利因素,消除不利因素,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发育水平。
3.预防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由于儿童青少年的年龄不同,由生理发育水平所制约的心理水平也不相同。目前,中国学生在心理品质方面存在明显弱点,例如:缺乏应付挫折能力,意志比较薄弱,缺乏竞争意识与危机意识等。要根据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状态,运用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改善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心理咨询和行为指导,预防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提高。
4.发挥健康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WHO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曾强调“一项紧迫的任务就是将学校健康教育放在教学大纲的重要位置上。”然而,目前人们对此认识并不一致,担心健康教育教学和相关活动在时间上冲击文化知识教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因而课时得不到保证。实际上身心健康是学习的基本条件,视听器管功能良好,作息制度合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况等等都有利于发挥儿童青少年健康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国外学者研究证明,凡能积极参加增强健康行动的儿童少年,其学业也完成较好。学生学业上的成就本身就是健康促进的重要效果和社会效益。
5.增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生态学的观点认为,凡是有机体都无法避免环境对它的作用,当然人无法例外。从大众生态健康观看,健康是人体和环境之间的双向适应与动态平衡。因此,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也是一个国家能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性问题。要教育儿童青少年,建立人与生态环境统一的健康观,重视生存和生活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努力节约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国家医考网www.www.sprjinghuaqi.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校健康促进的任务:
1.提高对健康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教育和倡导,使儿童青少年掌握较系统的卫生科学知识。树立敬畏生命、珍惜生灵、热爱生活、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信念和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并为其离校后一生中选择健康的生活实践打下基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卫生知识和保健服务的兴趣,抵制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指导学生掌握各项自我保健技能,如合理选择膳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防范意外伤害等,自幼培养健康的技能、观念和意识,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2.降低常见病患病率,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在校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疾病有:近视、沙眼、龋齿、脊柱弯曲异常、鼻炎、蛔虫感染、神经衰弱、运动损伤、贫血、肝炎、结核病等。上述疾病和缺陷,大多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联,只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使学生掌握预防知识,结合学校定期体检和矫治,患病率是可以下降的。据卫生部、国家教委1997年底考评抽查验收统计,由于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组织措施和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城乡学生蛔虫感染率由1992年的14.94%、26.60%,分别下降到6.46%和12.03%,其它如沙眼、贫血、营养不良、龋齿等在城乡学生中均有大幅度的下降。
在防治学生常见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导致疾病易发的各项行为危险因素。如长期严重的挑食可能导致贫血,不良的读写习惯促使近视的发生等等。
降低儿童青少年常见病的患病率,以及致力于改善学校的膳食服务和体育教育,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调动一切能增强生长发育的有利因素,消除不利因素,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发育水平。
3.预防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由于儿童青少年的年龄不同,由生理发育水平所制约的心理水平也不相同。目前,中国学生在心理品质方面存在明显弱点,例如:缺乏应付挫折能力,意志比较薄弱,缺乏竞争意识与危机意识等。要根据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状态,运用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改善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开展心理咨询和行为指导,预防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提高。
4.发挥健康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WHO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曾强调“一项紧迫的任务就是将学校健康教育放在教学大纲的重要位置上。”然而,目前人们对此认识并不一致,担心健康教育教学和相关活动在时间上冲击文化知识教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因而课时得不到保证。实际上身心健康是学习的基本条件,视听器管功能良好,作息制度合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况等等都有利于发挥儿童青少年健康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国外学者研究证明,凡能积极参加增强健康行动的儿童少年,其学业也完成较好。学生学业上的成就本身就是健康促进的重要效果和社会效益。
5.增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生态学的观点认为,凡是有机体都无法避免环境对它的作用,当然人无法例外。从大众生态健康观看,健康是人体和环境之间的双向适应与动态平衡。因此,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也是一个国家能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性问题。要教育儿童青少年,建立人与生态环境统一的健康观,重视生存和生活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努力节约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国家医考网www.www.sprjinghuaqi.com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